青少年经典电影:李时珍倾尽一生坚持重修《本草纲目》
《李时珍》这部影片讲述李时珍如何倾尽一生,坚持要重修本草的故事。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时期的医者,他编写的《本草纲目》图文并茂地总结了一千多种中药物,是植物学和药物学的珍贵遗产,已被翻译成日、德、英、法、俄等文字在世界各国传播。影片中,李时珍向父亲表明自己不愿意学习八股,愿意投身医学,父亲指着远处拉船的纤夫,来比喻学习医学的困难就如逆水行舟。
影片还通过在修本草的过程中如何一次次地面对的困难,展现了李时珍对行医用药的严谨态度和对理想的坚定,体现了他“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从业精神不同于沈浮导演的以城市空间为主体的都市类电影,《李时珍》的空间拓展到自然界中,影片在黄山、富春江等地风景名胜取景,摄影的风格也面颇有中国水墨画的色彩,时而是巍峨险峻的山峦,时而是颇有淡雅气画面的构图也与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散点透视,“计白当黑”等特点相照应,导演不仅讲究画面,还在几场重要的段落将叙事和外景地的景观相结合,寓情于景。例如,在影片开始处李时珍决心行医时看到的“逆水行舟”的景象,导演节点与情志高雅的水墨画式的景观结合,再有李时珍黄山遇险的戏,故山崖的陡峭险恶的景致相呼应。
另外,影片在时空转换上也颇有电影性。影片结尾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了李时珍与他的学生和儿子一起编写本草的过程,将填写四幅草药图画名称的画面,与在山野中寻找比对并确认它们的画面交又剪辑,并且以一年四季的轮回手法表现时光的流逝,例如在寒冬的烁烁火光下奋笔疾书,又如在夏日三伏的书桌前挥汗如雨,同时又穿插一本本被编集成册的画面,显示了编蒹工作漫长而有序的在表演方面,从青年到老年,赵丹所饰演的李时珍年龄跨度巨大,这对演员来说是演技的大考验,赵丹完成了这一任务,尤其是对老年时的李时珍的刻画,可谓生动可信、入木三分,就一个细节来说,当李时珍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五十多卷的《本草纲目》时,他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却又装作若无其事,但激动欢愉的心情实在无法平复。
这时赵丹表演的李时珍拿起完成的书稿假装若无其事行走,但在没有人在旁侧之时又突然雀跃了几步,通过这一个小动作,赵丹就将李时珍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表露了出来,仿佛要通过哪几步雀跃才能将多余的力量宣泄出来,否则就难以保持平静了一般。在表演《李时珍》时,赵丹还提出了崭新的表演理念,主张这部戏不用排练,不能把戏切成一块一块,因为这样拍成的作品最终会成为舞台纪录片,而是要强调即兴表演、自由创作的重要性。在赵丹的坚持下,这部戏给流员提供了自由的创作空间,他坦言,这部戏是“那几年拍戏中最舒畅、最自由,也是最能发挥艺术特长的一部电影。
除了赵丹精湛的演技之外,影片的美术造型、服装、化妆也在很大程度上丰满了李时珍这一人物形象。在扮演老年时期的李时珍时,化牧师用棉花加上皮纸做成脸部的填充物,用乳胶捏出皱纹。在服装上弃用绸缎改用粗布面料,符合人物的个性和影片的主题,赵丹建议演员平日里也穿着这套衣服体验角色,“变戏服为我的/衣服,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古风”也真的渗透到演员的表演中,使得影片最后的表演令人动容。
沈浮与赵丹在拍摄之前,还对李时珍的人物塑造和剧本创作多次交流沟通。影片中李时珍的徒弟这一角色就是他们研读剧本之后,发现叙事过于单一时决定增添的人物。沈浮与赵丹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最终完成了《李时珍》这部优秀的传记电影。在沈浮、赵丹等电影艺术家的通力合作下,影片完成了主题的表达,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又一个经典。
下载爱奇艺泡泡APP
爱豆活动不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