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您选择chrome或者IE7以上版本。×

分集剧情
  • 史前时代,大陆东南沿海古人类进入台湾,逐渐繁衍成为台湾先住民的祖先。从1700余年前的三国开始,历朝历代留下中国人到台湾的文献记录。 明朝末期,以李旦、颜思齐、郑芝龙为代表的闽南海商势力,在台湾建立了最早的汉人基地,达到“聚艇数百,聚徒数万”的规模。 1624年后,西方海上强国荷兰、西班牙相继占据南北台湾。 1628年,在台湾开基立业的郑芝龙接受明朝招安返回福建,旋即与荷兰人海上争霸,1633年在金门料罗湾击败强大的荷兰舰队,掌控了台湾海峡的贸易主导权。 1652年,台湾爆发郭怀一领导的汉人反荷起义,被残酷镇压。但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也由此走向末期。

  • 明清鼎革之际,郑成功遭遇家国剧变,举起拥明抗清的大旗,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发展壮大为南明政权最强的武装力量。 1661年,郑成功挥师东征,强渡海峡,穿越鹿耳门水道,登陆台湾,向荷兰人宣布:“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在接连取得海战和陆战的胜利,迫降普罗民遮城荷兰守军后,郑成功随即在台湾开府立县,形成明朝的行政体系。同时颁布屯垦令,鼓励军民开荒垦拓,并招徕福建沿海民众移垦台湾,掀起明末清初汉人“过台湾”的又一波热潮。 1662年1月,在对荷兰人负隅顽抗的热兰遮城围困9个月后,郑军发起一场猛烈的炮战,迫使荷兰人签订和约。郑成功以明朝“招讨大将军国姓”的身份,完成了“驱逐荷夷,克复先基”的伟业,开启了台湾的明郑时期。

  • 1662年6月郑成功去世,其长子郑经继位,在陈永华的辅佐下,明郑时期的台湾曾有一段励精图治的岁月。儒学文化开始植入,耕地面积大幅拓展,汉移民人数增加到大约20万,从此形成台湾以汉人为主体的移民社会。 清廷和郑氏隔海对峙,兵戎相向,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人民饱受“禁海迁界”之苦。而台湾明郑时期短暂的太平图景,也随着郑经借“三藩之乱”爆发之机,发兵反攻大陆而终结。 三十多年间,清郑双方曾有十余次和谈,但都因政治认同分歧而破局。康熙皇帝最终下定以战促降的决心。在京赋闲十三年的老将施琅,被再次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 1683年6月,施琅率师出征,一战克澎湖,大获全胜。促使郑氏集团接受招抚,台湾不战而降。入台受降的施琅,摒弃与郑氏的个人恩怨,诣庙哭祭郑成功。台湾社会在“市不易肆,民不知兵”的情况下,实现了政权平稳过渡。 施琅写就一篇《恭陈台湾弃留疏》,力陈把台湾纳入版图的理由。1664年4月,康熙帝下旨将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设立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台湾步入212年的清朝时期。

  • 清朝是大陆民众迁徙台湾的主要时期。闽南的泉州人、漳州人,闽西粤东的客家人,或从厦门“正口”出海,或冒险偷渡,穿越洋流凶险的黑水沟,来到台湾,经历“六死三留一回头”的苦难历程,在岛内开辟出新家园。到清朝台湾末期,闽粤两省的移民及后裔约达250万,占当时台湾总人口95%以上。 一部部族谱,记载了先人过台湾的生生死死。 一座座祖厝,供奉着历代来台祖公、祖嬷的牌位。 一尊尊神明,无不来自原乡的庙宇。 一块块墓碑,镌刻着原乡的郡望。 一方方匾额,书写着“祖德东传”、“勿忘祖德。” 一个个移民故事,讲述祖先“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的困苦艰辛。 过台湾,使他们改变了自身以及后代子孙的命运。数百万过台湾的先民,则共同改变了台湾的命运。而台湾也成为他们生息繁衍、世代相守的新故乡。

  • 随着移民大潮的涌入,清朝台湾进入大垦拓时代。 清代台湾修筑了一千多条水圳,最大的是彰化的八堡圳,它于康熙年间由泉州人施世榜斥巨资历时十年建成。施世榜等大垦户率先引领了台湾的“水田化运动”,使彰南平原变成米粮仓。 台中盆地的垦拓也始于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被称为“番驸马”的广东人张达京,是台中早期开发最重要的领军人物。 康熙四十八年的一份“陈赖章垦照”,标志着台北大垦拓的开始。漳浦人林成祖开凿了大安圳,成为板桥平原的开发始祖;南靖人郭锡镏父子两代以三十年时间,在台北筑成瑠公圳。 台湾东北部宜兰平原的大规模开发,始于嘉庆年间。年过六旬的漳浦人吴沙被称为“开兰第一人”而青史留名。 许多清政府官员也对台湾开发作出贡献。诸罗知县周钟瑄捐建了三十几条水陂。凤山知县曹谨建“曹公圳”,后人为表感恩,将其升格为神,建庙祭祀。

  • 明郑时期,台湾第一座孔庙在台南落成。由明及清,这座台南孔庙始终享有 “全台首学”的至尊地位,它是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台湾岛发扬光大的象征。 清朝赴台官员,如周昌、蒋毓英、陈瑸等人,意识到施行教育“为海天第一要务”,因而大力倡学,弘扬教化。府学、县学、书院、义学、社学,各类学校纷纷建起,福建的书院规制也移入台湾,大批闽籍学人渡台担任教职,培育台湾子弟。 士绅垦户重道崇文,捐资兴学。泉籍子弟施士洁捐建海东书院,永定贡生胡焯猷捐建明志书院,台湾首富林维源创办大观义学。 清政府对台湾考生实行“另编字号”以保障录取名额的优惠政策。许多闽粤学子为求取功名而“科举移民”到台湾。泉州移民张世箱家族十年间出了六位举人。 两百多年的儒学教化和科举制度,培育出一批批台湾菁英,台湾也从一个粗放的移垦社会逐渐转型为文治社会。 台南农家子弟汪春源承蒙道、府、县三级官员悉心栽培,成为台湾最后一位进士。两百余年间台湾33位进士的名字,至今铭刻在北京孔庙的进士题名碑上。

  • 台湾收归版图后,清政府采用“班兵制”戍卫台湾。 台湾南北因为驻扎了班兵的“汛塘”,安全得以保障,所以促进了台湾的开发。总兵甘国宝留下了“兵安其伍,民安其业”的记载。总兵苏明良的奏折,大多反映台湾的物价收成、社会民生,甚至把一位少数民族妇女拾金不昧的小事奏报雍正皇帝。 随着移民人数扩增,生存竞争加剧,台湾社会频繁发生各类械斗和民变,为平息大小动乱,班兵将士付出巨大牺牲。战死于台湾的总兵,前有康熙年间的欧阳凯,后有同治年间的林向荣。乾隆皇帝的爱将老臣黄仕简,则因平定林爽文事件不力,险被乾隆问斩。 台湾班兵还承担着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抗英保台之战,是班兵两百年间打得最漂亮的胜仗。 在福建、广东陆续发现了几处戍台班兵墓群。漳州东山县的一位老人,为清代戍台亡故将士默默守墓五十余年。

  • “郊商”,是指从事海峡两岸贸易的商人和商业团体。 台湾有句民谚叫“一府二鹿三艋舺”,说的是闽台对渡的历史进程中,从台南府城,到中部鹿港,再到台北艋舺,一批港口城市依序崛起的进程。这个进程与郊商的活动息息相关。 台南有“台郡三郊”,鹿港有“鹿港八郊”,艋舺有“顶郊”、“下郊”。郊商的船队“南通百粤,北抵直沽”,将台湾的糖、米输往大陆,也把大陆的丰富的手工业用品、生活物质运到台湾,两岸形成“区域分工”的互补关系。 郊商不仅从事商贸活动,还参与各种公益,捐资助学、造桥修路、建造庙宇、赈济灾民,维持社会稳定,促进了当地的繁荣。同时,也使中华文化和原乡习俗以衣食住行等物质形态复制到台湾。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从1860年开始,台湾的淡水、安平、基隆和高雄先后开港。 台湾的蔗糖、樟脑和茶叶,作为清末的“台湾三宝”大量出口,而茶叶成为最大宗的出口商品。茶叶贸易的繁荣,促使台北大稻埕应势崛起,成为北部最繁荣的港市。 1874年5月,经历明治维新而国力日渐强盛的日本,以琉球漂民在台湾牡丹社被杀为由,入侵台湾。 船政大臣沈葆桢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台处理“牡丹社事件”危局。 在与日军的对峙交涉过程中,沈葆桢在台湾推进一系列全新的治台举措。 台南的亿载金城,是沈葆桢修建的,它是台湾的第一座西式炮台。 台南的延平郡王祠,是沈葆桢顺应台湾民心而奉旨建造。 台湾东海岸的苏花公路,可以追溯到沈葆桢的“开山抚番”。沈葆桢调集清兵,开出南、北、中三条道路,台湾前山和后山得以贯通。 南部设恒春县,北部设台北府,都是沈葆桢当时做出的规划。 在沈葆桢等人的建议下,清廷废止渡台禁令,台湾由此全面开放,进入近代化建设时期。

  •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淮军名将刘铭传临危受命,奉旨入台。率台湾军民挫败法军,保住了台北。 中法战争之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省,刘铭传成了首任福建台湾巡抚。 为解决台湾建省的困难,福建省以5年协济220万两银元给予支持。 刘铭传怀抱“以一岛基国之富强”的理想,全力在台湾推动自强新政。沪尾炮台、军装机械局等国防工程迅速启动,台北亮起了电灯,全岛通了电报,台湾出现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个完成清丈田亩、第一个邮政总局、第一份对外招商合同,第一条运营铁路。刘铭传主政六年间,台湾被建设成“中国最现代化的省份之一。” 刘铭传的自强新政得到台湾士绅的支持,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出钱出力,在协助刘铭传推进台湾近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自身也发展为台湾最大的家族。 刘铭传最终因劳成疾,百病缠身。在离开台湾前夕,他将自己的全部巡抚养廉银,捐给了他一手创办的西学堂和“番学堂”,两袖清风而去。

Copyright © 2024  爱奇艺 All Rights Reserved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Q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