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生涯

类型: 纪录片 自然 科技
年份: 2022
地区: 国内
简介:人类的探索本能是文明持续成长的生命力,而压力与挑战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广阔发展空间的驱动力。纪录片《万米生涯》以“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研发及海试历程为故事线索,聚焦“奋斗者”号研发及海试团队重要的科技攻关事件,表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奋斗在中国科研一线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奋斗者”们是真正的大国重器。在人类不断扩宽认知疆域的伟大事业中,载人深潜事业具有一种深刻的隐喻——人类对空间的探索始终伴随着持续“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旅程。
打包价格:

节目还没有准备好,晚点回来再试试~

剧集列表

(共6集)
由于版权原因,部分剧集暂时无法观看,请持续关注更新~~感谢使用爱奇艺!

分集剧情

  • 地球上71%的面积是海洋,人们对深海的了解还远远不够。2020年10月,“探索一号”科考母船载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准备前往数千公里外的全球海洋最深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近一个世纪以来,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神秘的魅力持续召唤着冒险家和探索者的脚步。中国载人深潜团队在经历了台风、晕船等重重困难后最终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从5000米的深度一次次下潜逐步抵达万米,但科学家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万米的深度,通过载人潜水器对深海进行科学考察作业更是关键。生命的起源究竟是什么以及深海之中生命系统是如何建立的都有待于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与发现。

  • 深海载人潜水器可以让人类近距离观察深海,充分发挥人在现场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2001年载人潜水器项目立项,我国第一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随之诞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但是“蛟龙”号的很多核心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要想真正走向深海,还要靠自己的技术。科学家们由此创造了我国第二台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考虑到4500米的深度已经能够满足全球90%的深海探索以及我国深海装备技术要实现自主化,因此“深海勇士”号最终回溯到4534米的下潜深度。虽然“深海勇士”号下潜深度比“蛟龙”号有所减少,但“深海勇士”号真正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是从集成技术走向自主创新的重大转折,为“奋斗者”号万米深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挑战万米深渊的“奋斗者”号,中国载人深潜团队用勇气、坚韧与耐心,在深海划出了一道耐人寻味的发展“曲线”。

查看全部剧集详情
  • 地球上71%的面积是海洋,人们对深海的了解还远远不够。2020年10月,“探索一号”科考母船载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准备前往数千公里外的全球海洋最深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近一个世纪以来,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神秘的魅力持续召唤着冒险家和探索者的脚步。中国载人深潜团队在经历了台风、晕船等重重困难后最终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从5000米的深度一次次下潜逐步抵达万米,但科学家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万米的深度,通过载人潜水器对深海进行科学考察作业更是关键。生命的起源究竟是什么以及深海之中生命系统是如何建立的都有待于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与发现。

  • 深海载人潜水器可以让人类近距离观察深海,充分发挥人在现场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2001年载人潜水器项目立项,我国第一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随之诞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但是“蛟龙”号的很多核心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要想真正走向深海,还要靠自己的技术。科学家们由此创造了我国第二台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考虑到4500米的深度已经能够满足全球90%的深海探索以及我国深海装备技术要实现自主化,因此“深海勇士”号最终回溯到4534米的下潜深度。虽然“深海勇士”号下潜深度比“蛟龙”号有所减少,但“深海勇士”号真正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是从集成技术走向自主创新的重大转折,为“奋斗者”号万米深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挑战万米深渊的“奋斗者”号,中国载人深潜团队用勇气、坚韧与耐心,在深海划出了一道耐人寻味的发展“曲线”。

  • 凝视深渊需要有面对恐惧的勇气,而勇气源自一次次对极限的拥抱与超越。在万米深渊,无论是水下巨大的压力还是温度的变化都会使潜水器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深度的变化不仅会使很多设备的性能产生变化,对潜航员在下潜过程中的判断也会产生影响。作为科考型的载人潜水器,想要在水下进行作业就必须拥有灵巧而强壮的手臂—机械手,而机械手也同样面临着深海中巨大的环境压力。对于钛合金载人球舱的制作,更是要挑战材料和工艺的极限,如何在两年的时间里将潜器耐压结构实现最优,既能扛住11000米的压力,又要保证潜器的重量最轻,是科学家们面临的又一核心难题,而这些在研发与海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需要中国载人深潜团队从容面对,积极应对。万米征途的挑战,不仅来自于这个星球海洋最深处的压力极限,更来自于自我突破以及与时间赛跑的心理极限。

  • 沉浮之间,有最激动人心的创造,也有最艰难的抉择。钛合金载人球舱以及浮力材料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抉择。相比“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的载人球舱厚度以及重量都增加了,为材料的焊接等都带来了全新挑战,焊接的韧性不能达标以及时间的紧迫性成为载人球舱面临的首要难题。浮力材料也同样面临着挑战与抉择,浮力材料既要保证潜水器的安全,又要为潜水器提供最大化浮力,既要抗住水下11000米的压力,又要做到重量最轻。这不仅仅是载人潜水器挑战万米深海极限,也是浮力材料的极限挑战。中国载人深潜团队不惧失败,及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最后使材料的安全系数达到最高,充分保障了潜航员的生命安全,也使得万米级耐压球舱与浮力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成为“奋斗者”号下得去、上得来最关键的安全保障。

  •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的故障”是科学家们严谨的科研精神,一次次的分析研究问题,不仅意味着要在晃动的海面上将巨大的浮力块拆开,也同时意味着中国载人深潜团队要面临着巨大的工作量,因此科研团队中每个人都承担着多岗位的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科学家精神。然而海上天气总是变幻莫测,为适应天气的变化,中国载人深潜团队决定将下潜时间提前,开展首次夜潜,但科学家们并没有因为下潜的提前而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真正做到了“我的岗位请放心,我的岗位无差错”的要求。2020年11月13日,“奋斗者”号再次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从此万米深潜不再是冒险行为,而是常规的科考作业行为。也正是这一次,“奋斗者”号和“沧海”号深渊着陆器开展联合作业,共同为大家呈现国际首次万米洋底高清直播。万米深海的无尽未知,等待中国载人深潜团队的反复探索,不惧怕的砥砺前行是“奋斗者”持续精进的唯一途径。

  • 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性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让更多的科学家参与深潜并进行深海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总装阶段,不同的关键技术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关。载人球舱的焊接就面临着重重困难,面对仅剩下一个的载人球舱,科学家们承受着心理上以及时间上的巨大压力。即使失败也并没有让中国载人深潜团队一蹶不振,经过科学家们不断对新方案的尝试,对技术路线的优化和细节的打磨,焊接操作员顶住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成功攻克载人球舱焊接难关。2020年11月,“奋斗者号”成功完成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最后一潜,回首“奋斗者”号诞生历程的每个瞬间,都充满着一线科研工作者潜心钻研与坚毅果敢。中国载人深潜团队始终坚守初心,经受住了极限与未知的磨砺和挑战,但他们还有更多的深海之路要走,理解生命的潜心之旅将永不停歇。

收起
爱奇艺号

天津上德

1009人已关注

+关注
更多> 纪录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