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在路上(第二季)

类型: 纪录片 人文 社会
年份: 2013
地区: 国内
简介:《追梦在路上》,是广东卫视开启于2013年春天,重点打造的一档大型励志类人物纪录片节目。节目将重点择取“激励”、“振奋”、“启示”的“阳光”题材,平民故事的梦想陆续亮相,传播正能量,引导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梦在路上》旗帜鲜明地把励志人物作为节目主角。 在思想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今天,鼓呼主流价值观、激发社会全体正能量尤显重要,意义重大。“中国梦”不仅是宏大的政治想象,更是个体生命的现实指针。13亿人,就有13亿个梦。“中国梦”正是13亿五彩缤纷的梦想的汇聚,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大大小小色彩斑斓的梦想汇聚为而成的共同追求,共同愿景。在不同中寻找和呵护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这是“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也是助推“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打包价格:

节目还没有准备好,晚点回来再试试~

剧集列表

(共9集)
由于版权原因,部分剧集暂时无法观看,请持续关注更新~~感谢使用爱奇艺!

分集剧情

  • 朱传军, 1992年第一次下广东到2013的二十一年间,从一个还没成年、没身份证的湖北咸宁山区孩子,他从洗车工到生产线操作工人、到销售精英,一直到今天的销售副总经理,朱传军的个人奋斗轨迹丰满地反映出中国企业在经济浪潮中的成功转型与崛起。 20年的时间,到今天已小有成就的朱传军也一直没有歇息,因工作原因,他需要长期在外工作。金融风暴后的第一年即2009年,他长期驻外工作达约250多天,销售业绩在金融风暴前屹立不倒。 当初南下广州的梦想,已经实现。朱传军正期待着下一个梦想的实现。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乐观、坚强的康若琦,记着爸爸对她说的这句话来看待劫后人生。 康若琦,“5•12” 汶川特大地震中被救生还中伤势最重的小学生,当年还不满九岁。左小腿两次截肢,右腿感染发炎,要从头颅皮瓣取皮进行自体植皮手术。小琦琦挺过了一关又一关。治病耽误了学习,琦琦降低一个年级复读。五年级学动漫,在兴趣爱好上占了十分之九的分量,刚上初中就自觉放弃了。康若琦一心想着报恩,她的理想是当一名骨科医生。“考南方医科大学是我的梦想,不可能让画画羁绊了我的梦想。”7月中旬都江堰强降雨,康若琦还是坚持去补习英语。一课不落。 五年半的连续影像,记录了快乐小天使康若琦的成长过程。

查看全部剧集详情
  • 朱传军, 1992年第一次下广东到2013的二十一年间,从一个还没成年、没身份证的湖北咸宁山区孩子,他从洗车工到生产线操作工人、到销售精英,一直到今天的销售副总经理,朱传军的个人奋斗轨迹丰满地反映出中国企业在经济浪潮中的成功转型与崛起。 20年的时间,到今天已小有成就的朱传军也一直没有歇息,因工作原因,他需要长期在外工作。金融风暴后的第一年即2009年,他长期驻外工作达约250多天,销售业绩在金融风暴前屹立不倒。 当初南下广州的梦想,已经实现。朱传军正期待着下一个梦想的实现。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乐观、坚强的康若琦,记着爸爸对她说的这句话来看待劫后人生。 康若琦,“5•12” 汶川特大地震中被救生还中伤势最重的小学生,当年还不满九岁。左小腿两次截肢,右腿感染发炎,要从头颅皮瓣取皮进行自体植皮手术。小琦琦挺过了一关又一关。治病耽误了学习,琦琦降低一个年级复读。五年级学动漫,在兴趣爱好上占了十分之九的分量,刚上初中就自觉放弃了。康若琦一心想着报恩,她的理想是当一名骨科医生。“考南方医科大学是我的梦想,不可能让画画羁绊了我的梦想。”7月中旬都江堰强降雨,康若琦还是坚持去补习英语。一课不落。 五年半的连续影像,记录了快乐小天使康若琦的成长过程。

  • 19年前,21岁的谢宝峰南下广州,从摆夜摊开始,三年后已实现了自己赚到100万的梦想,在最高峰时的谢宝峰拥有5家店铺30多名员工。为照看患了脑萎缩的儿子,谢宝峰夫妇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而后赶上了广州城市改造,城中村拆迁轰轰烈烈地进行,谢宝峰的生意大受影响然不得不关门,再加上投资失败,生存很快就成了谢宝峰的头号问题。19年后,一无所有的谢宝峰带着妻子儿子再次走上了摆摊之路。谢宝峰说广州是一个极具包容度的城市,这么多年打拼所累积下的经验,他相信自己能够很快能再度实现赚到100万的梦想。

  • 2005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有三位博士生:詹双晖、徐晋如、刘根勤。三个博士性格迥然不同,但同是性情真率、热爱传统文化,因而志趣相投交往欢愉。 读博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詹是“启蒙”,徐是“诗教”,刘是“著史”,他们的专业要素也推动了彼此的接近:一是古典文献,一是戏曲、一是史学。 读博的日子,三人共飨学术、畅谈理想、相互扶持。当有人重病、有人因故欲放弃学业,另外两人总会守护一旁,或倾囊相助,或耐心开导。从平时写作的欢欣、毕业论文的煎熬到求职的艰辛,他们乐于分享、砥砺心志。 同学情谊呵护同行岁月,如今,三人在各自领域各有建树,虽已离开校园,仍然在学术领域遥相呼应。从当年青葱学子到如今的学界精英,梦想之路有三五知己同行,幸甚!

  • 珠影导演王为一生前爱说的一句话:“我的命就是注定要当导演的。”102岁的王为一,在2013年10月8日下午五时离世。 王为一曾执导的电影《珠江泪》于1950年上映,开粤语电影精良制作一代先河,从而奠定了粤语影片在中国电影的美学地位。《南海潮》、《三家巷》、喜剧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为王为一的扛鼎之作,使他从容地跻身到中国百名名导演之行列.2011年王为一出版了《我的电影艺术观》,在扉页上,王老写道:“拍电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爱好,怎么样也离不开。” 直至百岁高寿,王为一还在留恋着筹拍电影《牡丹亭》。电影成了王为一终生孜孜以求的梦想。

  • 追梦过程中坚韧的力量

  • 19年前,21岁的谢宝峰南下广州,从摆夜摊开始,三年后已实现了自己赚到100万的梦想,在最高峰时的谢宝峰拥有5家店铺30多名员工。为照看患了脑萎缩的儿子,谢宝峰夫妇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而后赶上了广州城市改造,城中村拆迁轰轰烈烈地进行,谢宝峰的生意大受影响然不得不关门,再加上投资失败,生存很快就成了谢宝峰的头号问题。19年后,一无所有的谢宝峰带着妻子儿子再次走上了摆摊之路。谢宝峰说广州是一个极具包容度的城市,这么多年打拼所累积下的经验,他相信自己能够很快能再度实现赚到100万的梦想。

  • 2005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有三位博士生:詹双晖、徐晋如、刘根勤。三个博士性格迥然不同,但同是性情真率、热爱传统文化,因而志趣相投交往欢愉。 读博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詹是“启蒙”,徐是“诗教”,刘是“著史”,他们的专业要素也推动了彼此的接近:一是古典文献,一是戏曲、一是史学。 读博的日子,三人共飨学术、畅谈理想、相互扶持。当有人重病、有人因故欲放弃学业,另外两人总会守护一旁,或倾囊相助,或耐心开导。从平时写作的欢欣、毕业论文的煎熬到求职的艰辛,他们乐于分享、砥砺心志。 同学情谊呵护同行岁月,如今,三人在各自领域各有建树,虽已离开校园,仍然在学术领域遥相呼应。从当年青葱学子到如今的学界精英,梦想之路有三五知己同行,幸甚!

  • 珠影导演王为一生前爱说的一句话:“我的命就是注定要当导演的。”102岁的王为一,在2013年10月8日下午五时离世。 王为一曾执导的电影《珠江泪》于1950年上映,开粤语电影精良制作一代先河,从而奠定了粤语影片在中国电影的美学地位。《南海潮》、《三家巷》、喜剧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为王为一的扛鼎之作,使他从容地跻身到中国百名名导演之行列.2011年王为一出版了《我的电影艺术观》,在扉页上,王老写道:“拍电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爱好,怎么样也离不开。” 直至百岁高寿,王为一还在留恋着筹拍电影《牡丹亭》。电影成了王为一终生孜孜以求的梦想。

收起
更多> 纪录片榜